
光伏逆变器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、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,从产业链参与的主要企业来看,包括英飞凌、富士、华为、阳关电源和中国电建等企业,本文针对中国光伏逆变器产业链发展现状和主要企业分布情况,分别从上、中、下游三个方面研究。
中国光伏逆变器产业链研究
1、上游
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、结构件和其他辅助材料,其中电子元器件包括IGBT、电容、电阻、电抗器和PCB等,结构件包括机柜和机箱等。主要参与企业包括英飞凌、富士、华润微电子、中航光电和圣邦股份等。
从上游成本占比情况来看,制造原材料成本最高,约为58%以上,人工成本、能源、折旧及其他成本在15%以下,从产业链整体上来看,上游原材料成本对行业运营的影响比较大。
2、中游
中游为光伏逆变器的制造,主要包括组串式光伏逆变器、集中式光伏逆变器、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和微型光伏逆变器四种类型,参与企业主要为华为、阳光电源、古瑞瓦特和锦浪科技等。
从光伏逆变器产业链中游的市场结构方面来看,近几年组串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占比逐渐增加,在2018年首次超过集中式逆变器的市场占比,市场占有率达到58%。
3、下游
光伏逆变器的产业链下游包括光伏系统集成商、光伏系统安装商、EPC承包商和光伏项目投资商,国内的主要企业有中国电建、中国能建、国家电投、中广核和阳关电源等。
从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产业链的分布情况来看,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、江苏和浙江等地区,其中的代表企业包括华为、古瑞瓦特和科士达等,在市场需求区域分布情况来看,在东部的沿海地区较为集中,根据的市场数据,2021年山东省的光伏装机容量约为31.69GW,其次是河北地区的累计装机容量约为26.85GW,相应地对光伏逆变器的市场需求比较大,市场竞争程度激烈。
目前光伏在我国建筑、交通等领域快速发展,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增速相对较快,在2021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的市场占比在50%以上,已经逐渐地超过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。
研精毕智预测未来随着我国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目标的逐步实现,将会带动光伏产业发展,相应地光伏逆变器领域的发展潜力比较大。
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(英文简称:XYZResearch),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。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,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,包括市场空间、竞争格局、市场进入策略、用户结构等,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,市场策略、销售结构、战略规划等,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