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年能够产出近200份定制化报告以及上千份细分市场调研报告。公司构建了涵盖8000万以上的海外样本、30万以上的权威专家信息以及3600万以上的国内电话样本与企业样本,为各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,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。
玻璃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产业,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玻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应用领域不断拓展。玻璃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汽车、电子、光伏及家居装饰等多个领域,成为推动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行业定义
玻璃行业是指以石英砂、纯碱、石灰石等为主要原料,通过高温熔融、成型、冷却等工艺生产各类玻璃制品的行业。根据产品特性和应用领域,玻璃行业可细分为平板玻璃制造、特种玻璃制造、技术玻璃制品制造、日用玻璃制品制造等多个子行业。其中,平板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汽车领域,特种玻璃则涵盖光伏玻璃、电子玻璃等高端产品。
市场规模
近年来,中国玻璃市场持续扩大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根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国玻璃市场呈现 "总量微增、结构剧变" 的特征。其中,平板玻璃累计产量达 100041.7 万重量箱,同比增长 2.9%,月均产量维持在 8336.81 万重量箱水平。作为市场核心构成的浮法玻璃,2024 年产量约 5446 万吨,较 2023 年增加 150 万吨,增幅 2.84%,但需求端却同比减少 231 万吨至 5193 万吨,降幅 4.26%,供需失衡导致全年库存上升约 219 万吨至 462 万吨附近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级玻璃市场的快速增长,2024 年规模达到 1280 亿元,同比增长 7.6%,预计 2025 年将进一步攀升至 1395 亿元,增幅有望达 9.0%。
细分市场占比
中国玻璃市场主要分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两大类。平板玻璃市场份额较大,占比约70%,主要用于建筑、汽车等领域;深加工玻璃市场份额约为30%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家居、光伏等行业。在深加工玻璃中,功能性玻璃如低辐射玻璃、中空玻璃等市场前景广阔,需求持续增长。
竞争格局
中国玻璃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,市场集中度较低。目前,市场上存在众多玻璃生产企业,其中不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。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品牌建设、渠道拓展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,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。同时,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整合的推进,未来玻璃市场将逐渐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、中小企业为补充的竞争格局。
国际贸易动态
据市场研究机构调研分析,2024 年中国玻璃进出口呈现 "进口微增、出口略降" 的格局。全年玻璃进口量 21 万吨,同比增加 1 万吨;出口量 55 万吨,同比减少 13 万吨,净出口规模收缩明显。细分品类中,光伏玻璃成为出口主力,2024 年出口量达 358.13 万吨,同比微增 1.15%,其中印度为最大出口目的地,占比 31%,美国、越南分别以 12%、15% 位列二三位,老挝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迅猛,12 月出口量环比激增 146.15%。预计 2025 年进出口将趋于平稳,进口量维持在 20 万吨左右,出口量有望回升至 60 万吨,净出口约 40 万吨。
市场格局
中国玻璃市场区域分布呈现 "东强西弱、南冷北暖" 的分化态势。从产量看,东部地区以 48.5% 的占比稳居首位,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为 25.6%、18.9%、7.0%,河北省(14.01%)、湖北省(11.54%)、广东省(10.68%)成为产量前三的省份。从市场景气度看,华北沙河地区凭借供应减少、产品多元等优势保持产销向好,而华南地区虽产量升至全国第二(日产量 3.34 万吨),库存却较年初暴涨 180.96%,价格从年初 2190 元 / 吨跌至 11 月底 1420 元 / 吨,降幅达 35.16%。这种区域分歧源于货源流通差异,华北近半数产品外发,而华东、华南成为外围货源流入的主要区域,进一步加剧局部供需矛盾。